形态描述
量度:全长约160,嘴峰12.5,翅75,尾62,跗蹠31毫米(♂)。
形态:上体几纯橄榄褐色;两翅及尾转为浅黑褐,翼羽外缘大都棕黄;眉纹和颧纹均白;眼先和颊黑;颏和喉赤红,周围具有狭形黑色一圈;胸和两胁棕褐;腹白;尾下覆羽浅棕近白。雌鸟与雄鸟的主要区别,在其颏和喉不呈赤红色,眉纹和颧纹亦均不显。眼褐色;嘴暗褐,基部较淡;脚呈角色。
形态:上体几纯橄榄褐色;两翅及尾转为浅黑褐,翼羽外缘大都棕黄;眉纹和颧纹均白;眼先和颊黑;颏和喉赤红,周围具有狭形黑色一圈;胸和两胁棕褐;腹白;尾下覆羽浅棕近白。雌鸟与雄鸟的主要区别,在其颏和喉不呈赤红色,眉纹和颧纹亦均不显。眼褐色;嘴暗褐,基部较淡;脚呈角色。
生物学
生态:亦为地栖性。迁徙时,常在平原茂密的灌木丛或芦苇间的地面上奔驰,亦见于山地,但往往距水不远。觅食大多在地面上;所吃的几乎全为昆虫,如叩头[虫甲]、象[虫甲]、蚂蚁等。迁徙时,静寂无声响;但在繁殖期中却能发出歌声,多韵而悦耳。巢由杂草、嫩根、枯叶等构成,椭圆形,旁侧开孔出入,常营置于茂密灌丛间。卵每产4—5枚,呈沾灰的蓝绿色,或无斑杂,或则于卵的钝端微具红点一圈。
国内分布
经济意义